# 参考模型 ## OSI七层模型 由ISO国际化标准组织提出 ### 7、应用层 面向应用,产生数据(协议数据单元,PDU) ### 6、表示层 对数据进行特殊的处理(如压缩。加密等) PS:处理的方式由应用所决定 ### 5、会话层 建立、维护以及管理一个会话连接 ### 4、传输层 建立一个端到端的连接、在数据之前加上段头(包含端口) 端口的作用:用来标识上层应用程序 ### 3、网络层 路由寻址 在数据之前加上IP头(包含IP地址)(IP地址有唯一性) IP地址的作用:用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一台设备 ### 2、数据链路层 控制网络层的数据在物理链路上传输 在数据之前加上帧头(包含MAC地址) MAC地址的作用:用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一台设备 PS:MAC地址只能在本地链路传输,不能跨链路传输(在局域网内有效) 在数据之后加上帧尾(FCS:判断接收帧的网卡或接口是否发生了错误) ### 1、物理层 数据以比特流的形式进行传输 总结:可以将数据封装过程看成一个寄快递的过程:应用层想要寄快递,表示层打包好,会话层联系快递员,传输层填写好寄出人的地址,网络层填写这个快递需要寄往的地址,数据链路层填写收件人,物理层传输。 ## TCP/IP四层模型: 由OSI七层模型简化而来 TCP/IP的应用层对应OSI中的应用层、表示层、会话层 DATA(PDU) TCP/IP的主机到主机层(传输层)对应OSI中的传输层 段头+DATA(数据段) TCP/IP的英特网层(网络层)对应OSI中的网络层 IP头+段头+DATA(数据包) TCP/IP的网络接入层对应OSI中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 帧头+IP头+段头+DATA+帧尾(数据帧) 物理层 比特流 #### 参考模型的作用 在数据通信时定义数据通信的标准 最后修改:2021 年 08 月 20 日 © 允许规范转载 打赏 赞赏作者 支付宝微信 赞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
2 条评论
建议多用口语化表达,拉近与读者距离。
兄弟写的非常好 https://www.cscnn.com/